6月14日14时,“遥望阿卓馆”直播间里,声势浩大的“梅西来了”主题直播正式开播,但“球王”梅西却没有立即现身直播间,直到主持人尬聊一小时后才姗姗来迟,仅短暂亮相约 15 分钟。
【资料图】
梅西现身之时,A 股市场已收盘,直播全程均为访谈和“粉丝互动”,没有涉及到任何商业活动。
据了解,“遥望阿卓馆”的主播李宣卓,是遥望科技(002291.SZ)旗下的头部主播,但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,遥望科技并没有享受到太多“球王”到来的红利。
当天,在早上微涨后,遥望科技股价午后再度下跌,最终报收15.68 元/股,与前一天的收盘价持平。
“梅西”现身遥望科技旗下主播直播间
事实上,6月12日晚7点,球王梅西也曾出现在“快手”官方直播间,但戏剧性的是,有网友发现,此次所谓的直播实际上是录播,且梅西出现的时长仅一分钟,当中包括主持人的提问。
6月12日,淘宝直播“预告”,6月14日梅西将以飞行嘉宾身份,亮相遥望科技旗下的主播李宣卓的直播间(即“遥望阿卓馆”)。不同于快手的录播方式,此次直播是梅西中国行中唯一一次与粉丝互动的机会。
据了解,李宣卓自2019年9月开启首场直播以来,3个月售出60多万瓶酒,总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,迅速成长为快手的头部酒水主播,曾最高创下单场直播销售额过亿的成绩,在新品牌平台的直播间首秀中,做到过3分钟销售额破百万元的纪录。
为了这场“王牌顶流球星梅西”与“头部酒水主播李宣卓”的直播,遥望科技从5月31日开始预热,在旗下各大直播间,陆续以“官方发售价”出售本次“阿根廷vs澳大利亚”的赛事门票。
梅西落地之后,遥望科技的董事长更是一路“尾随”到了梅西下榻的酒店,并在朋友圈发文称将在酒店直播。
二级市场上,6 月12 日午后,遥望科技股价尾盘冲高,当日收盘每股报收16.4元,涨幅5.13%。
但仅仅过了一日,遥望科技股价又跌回先前水平,截至6月13日,每股报收15.68元,下跌4.39%。
相比于快手的“1 分钟录播”,梅西在淘宝的直播亮相时间拓展到了“15 分钟”,但实际效果或并不乐观。
根据淘宝直播数据显示,本场“梅西来了”的直播,截至 15:16 分结束,总观看人次约为 259 万人,但并没有超越“”遥望阿卓馆“以往的直播记录。其 6 月 2 日的”阿卓酒馆开业盛典直播累计获得 361 万人次的观看,五天后的第二次直播也获得了 216 万人次观看。
业绩连续亏损,股东大幅减持
目前看梅西的亮相难以挽救遥望科技的股价,更难挽回其持续恶化的业绩。
遥望科技的前身“星期六”,于2009年9月上市,是深圳A股第一家上市的国内女鞋企业,旗下拥有星期六、索菲亚等时尚女鞋品牌,被誉为“女鞋第一股”。
2018年,星期六并购标的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下简称“遥望网络”),随后业务重心从女鞋逐渐向互联网广告业务转移,后者的营收占比也从2019年的41.26%提升至2021年的80.62%,直至2022年12月,星期六正式宣布更名为遥望科技。
不管是“星期六”还是“遥望科技”,近年来该上市公司一直热衷于“追热点”。
2021年“元宇宙”元年,彼时还未更名的遥望科技提出设立遥望创新研究院。
2022年,遥望科技继续布局元宇宙,发布消息称将打造虚拟人,已内部组建了20人的CG研发团队。
今年以来,遥望科技又继续布局人工智能领域。2月,遥望科技对外表示,公司计划基于GPT技术框架做直播带货的AIGC生成;3月,规划在2023年发力虚拟人直播等业务,其中具体的直播方式与相关技术公司正在探讨与研究中;5月,宣布与小冰公司(前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团队)达成战略合作。
得益于关联上AI、虚拟人等热门概念,遥望科技股价今年以来大涨逾 20%。
然而,与之相悖的是,公司的业绩却在持续下滑。继 2021 年亏损7亿元后,遥望科技2022年年报再度亏损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.01亿元,同比增长38.75%,归母净利润则亏损2.65亿元,同比收窄62.13%。
2023年第一季度,遥望科技净利润又亏损0.38亿元,同比下降143.88%。
2023 年 6 月 2 日,深交所曾向公司下发了2022年年报问询函,要求其说明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,净利润、扣非后净利润大额亏损,经营活动现金流发生大额流出的具体原因和合理性,目前公司尚未回复。
更诡异的是,在股价上涨、业绩亏损期间,遥望科技股东不断“撤退”。
6月 6日,遥望科技发布公告称,大股东云南兆隆完成了去年11月预披露的减持,减持比例1.93%,套现金额约2.8亿元。
同时,云南兆隆宣布,自今年6月30日起至12月30日还将进行减持,拟减持股数不超过1396万股,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.50%,按最新股价计套现金额约在2.8亿元。此外,去年底,遥望科技第二大股东、董事长谢如栋也完成了一笔2%的减持,套现约2.67亿元。
“投资者应更多地关注行业与个股的基本面,并以此来判断企业一些信息释放的真实性,增强对上市公司炒作概念与蹭热点防范意识,防止大股东或实控人哄抬股价从中牟利,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和危害公众投资者利益。”泽浩投资合伙人曹刚指出。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